机械工程部
 首页 | 机构概况 | 新闻中心 | 规章制度 | 安全教育 | 社团活动 | 学生园地 | 下载中心 
站内搜索:
  学生园地  
 
 专业知识 
 学习经验 
 就业向导 
 
  专业知识    

《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技术训练》课程标准

2015年10月25日 12:10  点击:[ ]

《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技术训练》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1124W学分:8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技术训练》是五年制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工艺特点、范围、加工工艺;会编制常用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具备根据加工需要正确选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主线,兼顾学生的发展和为后续课程服务的理念设计的。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简介、夹具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削工艺基础、铣削工艺基础、铣削工艺基础和其它数控加工工艺练等,各个内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并按知识、技能、工具、态度、安全等内容与数控加工职业岗位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学生水平、专门化设置方向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灵活组织教学。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数控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种类、工艺范围与特点,会制订常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规程;

2)能对常用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刀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

4)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根据图样要求,正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能校验与修正一般加工程序;

6)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数控机床,具备分析和提出改善加工质量建议的初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操作、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3)能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起对专业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体验科学进步的艰辛与喜悦。

2)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3)激发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将专业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识,敢于涉及各种工程问题。

4)合作意识强,并主动发表见解,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团队精神。

5)主动关心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1章 绪论

1.1数控机床概述

1.2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过程

1.3数控机床的分类

2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简介

2.1数控车刀的常见类型与选用

2.2数控车刀的安装与修磨技术

2.3数控铣刀的常见类型与选用

2.4数控铣刀的安装与修磨技术

3章 数控机床夹具基础

3.1机床夹具概述

3.2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3.3数控加工常用夹具简介

4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4.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概述

4.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基础

4.3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基础

4.4数控加工工艺系统简介

4.5影响数控加工产品质量的工艺因素

5数控车削工艺基础

5.1数控车削主要工艺内容与特点

5.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5.3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

6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工艺基础

6.1数控铣削的主要工艺内容与特点

6.2加工中心的刀库系统及工艺特点简介

6.3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6.4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

7其它数控加工工艺简介

7.1数控磨床及其加工工艺简介

7.2数控冲压加工工艺简介

7.3数控电火花加工工艺简介

 

【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常见的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和系统面板,重点掌握一种典型的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和系统面板;

2、能正确选用铣刀与熟练对刀;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宜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完成相关理实一体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

2)本课程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最好使用具有“双师型”资格的同一教师任教。

(3)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加工工艺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4)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

(5)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7)注重实习教学过程的评价,实现在评价中学习理念。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1)为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及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

2)建议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改革以往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状况,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

3)建议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4)本课程质量评定由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40%,操作技能考核占60%。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0名学生配置)

1.数控车14台(4人一组,4台备用);

2.加工中心4台 (10个人一组)。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

 

 

 

 

 

 

 

 

 

 

 

 

 

 

 

 

 

 

 

 

关闭

 首页 | 机构概况 | 新闻中心 | 规章制度 | 安全教育 | 社团活动 | 学生园地 | 下载中心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沙洲西路109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0015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