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国旗下讲话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机械部机械132班级的。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这个时节,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了老年人的节日-----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的日子。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有登高山高塔、吃九层"重阳糕"的习俗。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诗人王维的有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这些诗句大多数描写重阳节的习俗。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今天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爷爷奶奶们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同学们,我们同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最近,从网络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90、00后?”这些讨论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和谐张家港的城市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我们国家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四份之一。
我们家家有老人,我们人人都会老。对于每一位老人,尤其是养育过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无论是从亲情、伦理的角度讲还是从道德法律的角度讲,我们都应该义不容辞地去善待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今天对待老人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以后子孙后代对待我们的活样板。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是他们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我们。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张家港中专校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孝顺子孙;同时向社会上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重阳节是我国富含科学性的传统节日,也是人文精神积淀极为丰厚的节日。但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的精神、重阳节的意义不应再仅仅局限于九月九日这一天,而是应付诸于每时每刻,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重阳节是作为晚辈的我们向长辈表达我们感恩之心的机会,在繁忙中抽一些时间,搀扶着老人,到野外感受一下层林尽染的秋意,或陪同老人在公园散步,定会给老人以莫大的享乐。
重阳节是全民互动的节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意义的度过重阳节可以使青年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道德精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普及尊重、学会感激的最好时机。因此,我想在庄严的国旗下倡议: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的去关心爱护我们身边的老人,让身边所有的爷爷奶奶们能够天天感受到———我们的关爱,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为他们着想,把快乐送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
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都能尊老、爱老。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此结束.谢谢大家!